兵团总队某支队与驻地星空体育在线入口共建共育纪实

2024-08-16 12:36:2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兵团总队某支队驻地毗邻中哈边境,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群众在此安居乐业。

  近年来,他们深入挖掘驻地红色资源开展全防教育,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加深了军民鱼水情谊,促进了民族团结发展。

  金秋9月,又到了给惠民驿站送物资的日子。为能早点将应急物资和药品送上这座藏在雪山深处的执勤点,官兵们一大早就出发了。

  这座惠民驿站建在伊犁河谷北侧科古琴山的褶皱里,一个被哈萨克族牧民称为“宏达坂”的地方。这里毗邻中哈边境,山石多呈红色,终年雪山环绕,封山期将近9个月,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是名副其实的“雪山孤岛”。

  两年前,根据部队“惠民驿站”建设相关要求,这个支队综合考虑边境地区牧民实际生活需要和兵团职工控边能力提升需求,采取军地共建、军民共管方式,在宏达坂地区修建了集边防巡逻执勤房、边民放牧服务点、前移管控支撑点等功能为一体的惠民驿站。

  前往“宏达坂”惠民驿站的路十分难走。一路都是蜿蜒曲折的山路和数不清的回头弯,车窗外是悬崖,身后是滚滚烟尘,每次山路转弯都能闻到刹车片磨损散发的味道,耳边还有不时滚落的小石子敲击车顶的声音。

  为了给护边员提供些帮助,中队特意挑选了维修工、卫生员、理发员、炊事员和文艺骨干,一行人的到来给这座孤独的执勤点带来了人气,让原本寂静的无人区热闹了起来。

  受雪崩影响,驿站暂时停水停电,官兵们提水桶到雪山脚下抬山泉水。山上条件苦,吃不上绿色蔬菜,大家就用带来的新鲜蔬菜给护边员做一顿可口美食。

  随后,搬运物资、清理卫生、检修设施、配发药品,给护边员检查身体测血压,为他们理发,陪他们骑马巡逻……所有人都竭尽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山上执勤的日子,哈萨克族护边员卡卡尔曼·叶尔肯别克很少有时间打理自己,二级上士邢庆宇帮他理了一个舒爽发型,这让卡卡尔曼格外开心,拉着战士们弹起了心爱的冬不拉。

  他是一位有着29年党龄的老护边员,每年都要来“宏达坂”这个没电没网的地方执勤巡逻3个多月。战士们围坐在他身旁,听他讲戍边故事。

  “守边疆就是守国防,守高山就是守江山。”“只要祖国需要,愿意在这里守一辈子……”望着驿站前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看着卡卡尔曼布满沧桑的脸,听着他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官兵们热泪盈眶,更加体悟到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豪情壮志。

  类似这样的惠民驿站,该支队还建了4个,它们不仅保障护边员的执勤巡逻,还方便了边境牧民抵边放牧,为兴边富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队领导介绍,他们立足稳边固防,用心服务保障,建设暖心贴心的惠民驿站,并配备应急保障物资设备,提供医疗救治、通信联络、避难应急、政策宣讲、应急草料补给等多项惠民服务,真正把驿站建设成军地衔接的联络站、执勤巡逻的接力站和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在最美好的年华与边关相遇,在绚烂的青春为国戍边,在离国境线最近的地方升起五星红旗——这是支队官兵最自豪的事。

  3年前,大家第一次来塔城地区中哈边境,与公安、边防、民兵等一起联合巡逻,这群“胡杨卫士”便与遥远的西北边关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能参加这次任务,官兵们争先恐后写下请战书。已经退伍的维吾尔族下士普拉提至今忘不了,他和战友用脚步丈量边境线的日子。前不久,中队邀请他为刚下队的新战友讲述巡逻故事。

  “那天刮暴风雪,电线杆被吹断了,但我们必须去巡逻。”普拉提说,他所在的执勤点地处风口,隔三差五刮大风,执勤设施有损坏,就需要他们去现地察看。

  室外,是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和9级大风。官兵们看不清路,但普拉提和战友还是毅然踏上巡逻路。

  漫天风雪铺天盖地,战士们身上的温度很快被从领口、袖口钻进来的寒意占领,大家管不了那么多,系着背包绳,手拉着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沿着铁丝网摸索着前行。

  刚走近山口,在队伍最前方举国旗的普拉提被大风掀倒了。突然的变故让战友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

  “小心!”只见普拉提在挣扎着爬起来,拼尽全力擎起手中国旗,虽踉踉跄跄,但五星红旗始终傲然挺立。其他战士立即靠上去扶普拉提,一起护着国旗闯过风口。

  后来,这一段视频被传到网上,感动了无数网友,大家纷纷留言:“人可以倒下,国旗不能,向中人致敬”“最帅中国红”“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国旗的红就是信仰,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每次巡逻,普拉提都要争着扛旗,在他心中,这是最神圣最崇高的事,“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防线,每一步都无比自豪。”

  要把边疆的国旗升出“广场”的感觉来——大年初一那天,阳光穿过了厚厚云层,把边境山川笼罩在一片金光中。普拉提和战友迈着铿锵的正步,行进在冻得结结实实的雪地上,他们即将升起国旗。

  附近冬窝子的牧民都来了,他们整齐列队,向国旗庄严行注目礼普拉提不是瑜伽吗,所有人的心都随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跳动着。

  听着普拉提的忘情讲述,战士们知道,那面鲜艳而温暖的中国红,升在了一茬茬“胡杨卫士”的眼中,更升在了边疆军民的心上。

  “可以邀请杜妈妈来咱中队讲一讲!”今年全防教育日前夕,中队筹划国防教育活动计划,指导员张记征求意见时,班长、一级上士杨飞抛出一个“金点子”。

  杨飞口中的“杜妈妈”,名叫杜月香,是奎屯市颇有名气的“拥军妈妈”。在今年“雷锋月”活动中,作为志愿者,杨飞和战友来到曙光里社区,为老人理发,帮忙打扫卫生,宣讲国防知识。

  在曙光里社区,他见到“戈壁母亲”原型人物郝素玲、于清云和杜月香3位老人。端详她们慈祥的面庞,聆听主持人的深情介绍,杨飞对这3位为边疆建设奉献大半辈子的伟大母亲肃然起敬。杜月香曾被兵团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荣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奖章和“十大戈壁母亲”荣誉称号。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老人40多年如一日的拥军情谊。

  杜月香今年76岁,曾是兵团第七师137团牧业营的职工。58年前,她母亲患上重病,所在的牧场医疗条件又差,边防连军医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免费为她母亲治疗。

  杜月香心存感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将来自己一定要为子弟兵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此,她与部队结缘,一直视官兵如亲人,把拥军作为一辈子的事业。每年重要节假日,她都要去驻军部队献爱心,和战士们拉家常,为他们做饭、缝鞋垫……时间久了,大家自然而然地叫她“杜妈妈”。

  早些年,杜月香家里条件不好,就和丈夫把不多的面粉省下来,周末给战士们包饺子;看到哪个战士的衣服破了,她就主动帮忙缝补;战士们巡逻回来错过饭点,她给他们做饭。战士们平时训练量大、出汗多,她就一针一线为战士做布鞋和鞋垫。这些年来,她共为官兵缝了4500多双鞋垫。

  “我什么都不图,就想让这些孩子在边防过得温暖一些。”杜月香的回答让杨飞心里暖暖的,他想要是能邀请杜妈妈到中队当“编外指导员”,那该有多好。

  邀请国安专家来部队授课,与驻地公安消防等友邻单位联合过集体党日,到附近学校上一堂国防教育课,组织官兵去国门口岸参观见学、开展特色仪式活动……立足驻地红色资源,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课堂,是这个支队各中队的普遍做法。

  “参与全防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该支队领导介绍说,他们动员青年官兵在国防活动中唱主角、挑大梁,走出营门走向社会,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身边正能量,传播强军好声音,展示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增强国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中队有一位有着37年“兵龄”的“编外老兵”。这位老兵就是维吾尔族大叔卡德尔,他与官兵的缘分要追溯到37年前。

  那时中队刚组建不久,和卡德尔家只隔一块菜地。开春,卡德尔施肥育苗,官兵帮忙松土种菜;秋天,卡德尔收割庄稼,官兵帮忙采摘搬运。中队官兵和卡德尔一家像亲戚一样,有什么事相互帮衬着。

  有一年,卡德尔左眼受伤失明,妻子古丽巴哈尔也体弱多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顿。官兵们得知老邻居遇到困难,便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每天训练后,中队都会派班长带战士去卡德尔家打扫羊圈、清理院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农忙时,中队派战士给卡德尔搭把手;羊羔生病、庄稼闹病虫害时,中队又找来兽医和农技站专家为卡德尔排忧解难……

  2015年初,一场大雪压塌了卡德尔家3间夯土老屋,让一家人陷入了绝境。恰好这一年,支队与墩巴扎村签订扶贫帮困协议,扶贫工作组进驻村子后,接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帮卡德尔家盖新房。

  很快星空体育中国入口,卡德尔的新房破土动工了。中队每天都安排战士去帮忙,一起搅拌水泥、搬运砖块、粉刷墙面。众人拾柴火焰高,新房很快建起来了。

  维吾尔族有句谚语:“好人走过的地方鲜花盛开。”勤劳善良的卡德尔将官兵的帮助铭记于心,发挥自己做木工活的特长,主动给中队打制橱柜、修补床板,为营产营具刷油漆。战士们给他工钱,卡德尔怎么也不要。

  “这怎么行!”大家一琢磨,想出好办法:去卡德尔家帮忙时,拎点水果,提点米面,当亲戚一样走。点点滴滴,让卡德尔更加感动,于是,每年新兵下队老兵退伍,或是重要节日,他就带着全家人来中队看大家。

  又是一年退伍季。初秋的北疆清晨,寒意逼人。那天,当战士们推开大门时,发现冻得瑟瑟发抖的卡德尔一家早已带着礼物等在门口。原来,他们是来给中队退伍老兵送别的。

  孙女麦迪娜说,为了能赶上送行,爷爷骑电动三轮车载着她赶了几十公里路,从巴彦岱镇来到中队新驻地,将做好的烤馕、馓子、抓饭,送给即将离队的兵巴郎。“爷爷说,要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兵哥哥,让他们在返乡路上吃好,不要忘了我们。”

  惜别时,退伍老兵们整齐列队,向卡德尔一家敬礼。卡德尔将准备好的食品一一塞进退伍老兵手中,和他们紧紧相拥,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爆竹声响起,载着退伍老兵的大巴车渐行渐远,而卡德尔一家人还一直在车后招手,这份深情厚谊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

  种下“石榴籽”,开出“团结花”。一直以来,官兵将民族团结融进自己的血脉,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在完成维护驻地安全稳定任务基础上,充分发挥部队优势,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凝聚起“双拥共建、民族融合、乡村振兴、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发展,加深了军民鱼水情谊,奏响了一曲爱民为民的和谐新曲。

搜索